中国有多少篮球人口-中国在册篮球人数
1.为什么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但是成绩在世界上并不算强呢?
2.记者问姚明,为什么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却找不出5个打篮球的和11个踢足球的
3.中国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出5个会打篮球的?
4.东北篮球人才容易被挖走,为何像郭艾伦等后卫线却能幸免?
为什么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但是成绩在世界上并不算强呢?
为什么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但是成绩在世界上并不算强呢?如今,在中国打篮球的人确实多,虽然比例上我们不如欧美国家,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单算篮球人口的话,我们应该不会输。但职业篮球的门槛比较高,而这道门往往不会因为你后天的努力为你打开,99%人的篮球梦输在起跑线上!身高,如今虽然是小球时代,但你的身高如果不到185,想靠篮球吃饭,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纵观全世界篮坛,身材矮小的球员,能立足于职业联赛都很难!
再说说中国职业篮球的现状。球队选材,大多数职业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梯队,或者与地方体校对接,而这两者都不是一个普通人想进就进的,天赋,努力,人脉!我们从来就不缺少有天赋,肯努力的球员,但最后一项人脉,却挡住了很多有潜力球员的职业道路,特别是北方尤为严重!
教练员水平,CBA现在大部分是国产教练,在中国无论足球还是篮球,本土教练的一个最重要的弊病就是固执,而这种固执往往不是因为你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来自于俱乐部赋予的权利,说的简单点就是,权大于法!教练员不会因为球员的特点,来变换自己的打法和战术,他们更喜欢技术全面的球员,很多特点比较鲜明的球员被雪藏或者放弃!联赛机制,这几年CBA的比赛场次已经逐年增加,但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少的,希望能把联赛的时间扩展到10个月左右,这样比赛场次增加,各队就需要更多的球员来轮换,可以让更多的球员有表现的机会。俱乐部的投入加大了,可以用赛制上,划分区域的办法来减少俱乐部的支出。
记者问姚明,为什么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却找不出5个打篮球的和11个踢足球的
姚明说中国不像美国那样,中国实际注册的职业球员只有3000人,所以说是3000人里面挑五个。
最经典的是姚明说“乒乓球呢,你们打得过我们吗?”
真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回答真的牛
中国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出5个会打篮球的?
不是找不到5个会打篮球的,是会打篮球的都被埋没在了人群中。在中国,打篮球想往职业的道路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你的技术相当高超。以我个人的看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观众基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篮球氛围不够好。在中国,初中高中的联赛,基本上不存在广泛的观众也没有商业模式的发展。即使到了大学,观众也基本上是熟人和球队。基本都是两个队在打比赛,另外一个队去研究一下战术。比赛宣传力度小,受众范围小,现场人也没多少,基本只有认识的人来加油,氛围是很重要的,进个球连起哄的都没有那就不叫做比赛了。
第二、选材体制:篮球选材体制还是专业队体制,但是由于廉价或者免费的基层体校大量削减,资本的进入导致篮球人才选择面比以前收窄,家庭培养支出大幅提升,人才更难出现。从而导致家长普遍不支持孩子成为体育生,只是一昧的往学习的道理走,那些本来有潜质往篮球运动员的道路走的,也渐渐被埋没了。
中国篮球想要崛起的首要任务不是技术 不是战术也不是投篮,是身体和态度。国外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游泳、橄榄球、足球、篮球,那才是真正的全民体育。要想国家的篮球事业能够发展起来,首先就要把国民的体质提升起来,让重新正视对体育的态度,不仅仅只是,也可以走向职业化,不是不务正业。这样中国的篮球事业才会逐步走向正轨。
东北篮球人才容易被挖走,为何像郭艾伦等后卫线却能幸免?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对于题主的疑惑,我的看法就是: 东北篮球人才一点都不容易被挖走,只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东北 体育 发展无法脱离体制,而体制内球员想跳槽堪比登月这里只拿辽宁举例子,因为辽宁的 体育 文化在东三省比较有代表性。辽宁作为 体育 大省,为全国各项运动都培养出了很多杰出运动员,尤其是球类运动,可以说目前全国每个职业篮球俱乐部都有辽宁籍球员的身影。
而辽宁篮球人才的强盛,除了青训抓的好之外,离不开辽宁 体育 局的管理与投入,所以辽宁 体育 局在辽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者说辽篮的真正决策权并不在俱乐部自己手中,而是在 体育 局手里。 这种模式虽然在全国不是特例,但是在逐渐推行职业化 体育 的今天,辽宁 体育 局和辽篮之间的这种关系还是在联盟中比较特殊的。
所以在这种模式下,辽宁队的球员大部分都是属于体制内的球员,也就带有事业编制的球员。换句话说,包括郭艾伦在内,大部分辽篮球员基本都是由辽宁 体育 总局培养的,虽然我不了解他们球员与俱乐部以及 体育 之间是怎么一个三方关系,但是想要擅自脱离这个体系,那真的是比较难,除非直接退役。当然,如果俱乐部和体委愿意放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目前辽篮所有球员,除了外援,已知的只有韩德君是非事业编制合同,不受辽篮控制,所以当初辽篮才会破天荒的开出500万的高薪续约大韩,而当时其他人的工资都不高,比如当时的辽篮队长杨鸣,他的年薪只有30万人民币,而以杨鸣当时的水平和人气,想在其他球队拿个百万年薪并不难,但是即便这样也没有球队能够挖走杨鸣。 他的忠诚是一方面,而他体制内球员的身份才是离队的最大障碍。 而像郭艾伦、赵继伟这样当打之年的优秀后卫,即使其他球队开出高薪,他们也没有离开的权利,何况郭艾伦的薪水本来也不低。
辽篮 历史 上,出走的球员都非当打之年的主力球员,所谓转会只是官方援助在辽篮 历史 上也有过很多体制内球员加盟其他俱乐部的经历,比如当年的接君、郭士强、吴乃群、张庆鹏等人,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职业生涯末年或者初出茅庐的新人才被俱乐部“放走”或者是被“租借”锻炼。
比如刚刚离任辽篮主帅的“老叔”郭士强,就曾被辽篮援建至四川。1995年,四川男篮通过各系列赛事选拔加入CBA联盟,由于队内缺少战力,所以四川省体委副主任李亚光向辽篮请求援助,郭士强在辽篮的推荐下被“租借”至四川,这次交易其中的等价关系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的是两个体委之间的“合作”。
另外一个比较知名的球员“出走”辽篮,就是当年张庆鹏援建新疆。方面新疆男篮为张庆鹏开出高价年薪,球员也想要换个地方发展,但是奈何体制内身份无法完成,而且当时辽篮经理缺乏政治高度和眼光,并不同意放行。不过当时辽宁体委为了全运会成绩,在俱乐层面已“援疆”身份放行张庆鹏,换回来巴特尔、周琦等人代表辽篮参加全运会的筹码,并且还有新疆给予的高额赞助费用。 可以说没有辽宁体委的同意,新疆无论怎样也挖不走张庆鹏。
而像吴乃群等人,基本都是在职业生涯末年无法再为辽篮做贡献,又不愿意马上在体委任职,想靠着自己的实力去小球队再发挥一些余热的,辽篮基本也不会阻拦。
辽宁所谓被挖走的杰出人才,都是青训时期无法升入一线队球员,或者无法在一线队站住脚的球员辽宁之所成为全国俱乐部主要的“球员供应商”,是因为辽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较多,篮球在青少年的基础较好,篮球人口基数较大,而且东北人相对的身体素质和身高都比较不错,所以辽宁篮球有着源源不断的青年才俊。
而伴随着这一现象,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激烈的竞争选拔中,一些优秀的青年才俊没有办法升入辽宁一线队,只能被迫的“背井离乡”,在其他俱乐部寻求机会。这其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广东男篮名宿王仕鹏,当年在丹东篮球训练基地起步进入辽宁梯队,但是在激烈的竞争被淘汰下来,最终在广大打出实力。而现在的广东球员周鹏也是如此。
所以题主所说的东北篮球人才容易被挖走,指的应该都是这一部分球员,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立足辽宁,只能被迫寻求出路,最终在其他俱乐部打出高水平的球员。
郭艾伦的实力和人气,想要强挖郭艾伦根本不现实其实在文中我已经详细的说明了辽宁球员无法被挖走的原因了,不过作为如今男篮当红球星,郭艾伦和赵继伟等人的动向也是一只比较受关注,那么我就在单独说一下郭艾伦吧。
首先,郭艾伦是实实在在的体制内球员,是由辽宁体委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所以他想要跳槽不单单是要过辽篮俱乐部这关,还要征求辽宁体委的意见,而辽宁体委为了全运会成绩,是不可能放走当家控位的,在他们眼中,全运会的成绩要大国CBA的成绩。而且想在体制内挖走国家培养的运动员,这可不是单纯违约金那么简单的事了。
其次,郭艾伦现在700万的年薪已经很高了,在体制内球员中已经是不可想象的待遇了,即使去了其他球队年薪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而且顶多签约3年。即使辽篮放他走,郭艾伦也得考虑一下,为了区区一年多出的300万放弃辽篮的事业编制到底值不值? 毕竟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保障只有之前当打的那几年工资积蓄,如果还能留在体制内工作,未来或许还可以有其他的作为,何必为了那么点钱放弃大好前途呢?300万?上几次综艺不就赚回来了!
最后,就是“大侄子”的家乡情怀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够强烈的家乡情怀,都有着对故乡美好的期盼,更希望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而作为土生土长的辽宁人,大侄子对于辽宁的情怀绝对不低于任何一个热爱家乡的人,所以我想郭艾伦更想留在辽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辽宁篮球的争议一直没停过,我就不明白有些人篮球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可能在它们眼里,制造争议话题要比篮球比赛本身更值得关注。
说句题外话,其实题主的这一问题,更多反应出东北整体行业的一个现状,就是各个行业都无法留住本土的人才,只不过 体育 领域的关注度高,闲的尤为明显。
青训,如今已经成为CBA的主战场之一,和以往的从梯队开始挖人不同,如今的CBA已经不满足从“小三队”(十五六岁的孩子)挖人了,“小四队”(年龄12岁左右)也成为了各支俱乐部竞争的目标。东北三省作为中国篮球人才最丰富的省份,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大量的中锋、锋线球员被广东男篮、浙江男篮等球队早早挖走。SO,问题也来了,东北篮球人才容易被挖走,为何像郭艾伦等后卫线却能幸免呢?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东北篮球人才容易被挖走,为何像郭艾伦等后卫线却能幸免?在人才动不动就被挖走的环境下,东北篮球为何还能盛产后卫,出现郭士强、郭艾伦、赵继伟、张庆鹏等等优秀后卫呢?首先,这事咱们要从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说起。球队从“小四”队挖人有什么标准呢?因为孩子的年龄太小,天赋、潜力啥的暂时都看不出来,所以身高成为了挖人的最大标准。未来的发展无法预测,但是身高却能通过骨龄来预测,一旦出现身高不错的球员,拉走测骨龄,身高有优势,直接挖走。这也是为何东北篮球内线和锋线球员很容易被挖走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后卫线还能够保留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身高天赋不明显,所以在这些孩子身上投资需要冒更大的锋线,所以身高在190公分左右的苗子基本上被挖走的可能性会比较小。
而当这些后卫球员开始展露头角,展示出自己的潜力时,往往已经和球队签约进入梯队,而这时想再挖走这些后卫的苗子就比较难了。当然,也不是绝对,比如孙铭徽就因为出色的身体天赋,早早被浙江广厦挖走。
东球弟侃球:苗子固然重要,但是伯乐更加重要。东北篮球人才流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擅长用新人,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在辽宁打不上球,人家肯定是要换个环境。长期下来,辽宁男篮的梯队自然也会出现断层。而当下的篮球,单单只有后卫,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想要辽宁男篮回到正轨,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