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事

文章内容

乒乓球知识讲堂,乒乓球小知识常识

tamoadmin 2024-05-29
1.乒乓球知识:乒乓球正确发球2.打乒乓球的基本知识有哪些3.入门乒乓球规则和基础4.关于乒乓球的知识有哪些?5.乒乓球规则常识20条是什么?一、基本参数:1、

1.乒乓球知识:乒乓球正确发球

2.打乒乓球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3.入门乒乓球规则和基础

4.关于乒乓球的知识有哪些?

5.乒乓球规则常识20条是什么?

乒乓球知识讲堂,乒乓球小知识常识

一、基本参数:1、乒乓球台:乒乓球台面长2.74米(由两块组成,每块长度为1.37米,总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球网长度为1.83米,高度为15.25厘米。台面四边涂上2厘米宽的白线,台面中间应有一条3毫米宽与球台长边平行的中线。

2、球网装置: (1)球网长度为1.83米,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固定的夹钳等部分;网柱外缘离开球台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3、乒乓球:乒乓球重量2.7克,直径40毫米。2000年2月以前是38mm小球。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正式通过了,用直径40毫米“大球”替换38毫米“小球”的改革方案,而且规定,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大球”。2014年7月1日开始,国际乒联开始使用40+新材料乒乓球。以前的赛璐珞乒乓球有毒且易燃。新乒乓球材料不易燃,便于仓储和运输。与以前的赛璐珞乒乓球相比,40+乒乓球的直径是从39.50-40.50毫米调整到40.00-40.60毫米,比传统乒乓球略大,所以称为40+。据运动员普遍反映,这种40+的新材料乒乓球比原先的球更软,因此打起来比较吃力,而且球速变慢,旋转变弱。

4、场地:乒乓球比赛的场区应不少于14米长,7米宽,4米高。应由0.75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并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规格高的正式赛区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场地内放有球台、球网、球、挡板、裁判桌、裁判椅、计分器等。每张球台至少还要使用2台电子记分牌,决赛时使用4台。 电子记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赛场地两侧后面或四角,牌上有运动员的姓名、所属国家或地区、时间、各局比分等,使观众在看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的比分。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所有观众都能看清楚的大电子显示屏,能同时显示所有球台比赛的有关信息。 决赛或仅使用一张球台比赛时,裁判员使用话筒,以方便全场观众观看比赛。

5、灯光 正式赛事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台的照明度是一样的。如果因电视转播等原因需要增加临时光源,该光源从天花板上方照下来的角度应大于75度。比赛区域其它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于比赛台面照明度的1/2,光源距离地面不得少于5米。 场地四周一般应为深颜色,观众席上的照明度应明显低于比赛区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户的自然光。

6、地面地面应为木制或经国际乒联批准的品牌和种类的可移动塑胶地板。地板具有弹性,没有其它体育项目的标线和标识。地板的颜色不能太浅或反光强烈,可为红色或深红色;不能过量使用油或蜡,以避免打滑。7、温度比赛场馆内比赛区域的空气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内,温度为20~25摄氏度左右,或低于室外温度5摄氏度8、观众礼仪 观赛礼仪,每位入场观看比赛的观众都应该树立一个观念:安全检查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家。一般安检人员会尽职尽责仔细检查,稍微严一点儿的还要翻翻包,更严格的甚至会要求脱鞋检查。在赛场观看比赛,都会遇到调座的问题。调座时需遵循将好座位留给别人的原则,语言要礼貌。乒乓球比赛属于室内赛事,不提倡把锣鼓带进体育馆,旗帜和标语也不要太大,不能影响他人观赛。

二、乒乓球运动比赛基本规则1、发球:球放在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伸平。向上抛球高度至少离手掌心16厘米。发球时,抛起后在球的下降期才能击球。不能在台内发球。在发球方的白色端线的后方,并且高于台面。双打采用对角线发球。抛球弧线夹角不能大于25度。2、还击:在来球触及本方台面之后进行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均为有效击球。不持拍手不能触及台面,身体其他部位不能触及球台。双打同伴应轮流进行还击。3、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为有效击球。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不管在球网装置上停留多长时间),再触及对方台区,均为有效击球。若发球时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应重新发球。4、国际比赛规定:发球采取2球轮发,即每个人发两个球,依次轮发。每局 11分,单打7打4胜,双打5打3胜。

三、器材知识普及 1、球拍:乒乓球拍是由底板、海绵、胶皮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的合理搭配决定了一块球拍的质量。胶皮颗粒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根据拍枘长短分为两大类,即直拍(短柄)、横拍(长柄)。

根据胶皮划分为:正胶、反胶、生胶、长胶、防弧胶皮等五大类。

正胶: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一种介于短颗粒与长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颗粒胶皮,有不旋攻击的奇特效果,对手攻来的强烈拉球或下旋球,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

反胶: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主要有靠胶皮的粘性制造旋转的粘套以及靠海绵的形变制造旋转的涩套两大类。除了专业运动员有条件打比赛即换胶皮外,业余爱好者恐怕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所以要懂得保护胶皮。最简单的办法是每次练习以后,用软泡沫海绵沾清水清洗干净,市面上也有专用的清洁剂出售,使用效果会更好。清洁后用聚酯薄膜覆盖上,这样既可防尘又可防氧化。还要防高温、防压等。尽可能延长胶皮的使用时间。

生胶:生胶是指颗粒向上、颗粒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一些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横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

长胶:这是一种胶粒细而长,高度大于直径的颗粒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因为这种胶皮可以让球在拍面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明文规定:正胶颗粒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1。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防弧胶皮: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海绵的厚与薄、硬与软。一般来说,厚海绵吃球较深,咬球时间较长,击出的球后劲较足,在拉球时特点更明显;相反薄海绵吃球时间短,击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后劲不足,不易把对手打死。至于硬海绵则有咬球时间短、球速快的特点,适合快攻的打法;而软海绵则球速逊色些,但控制球较佳,一般人打起来比较顺手,也打得比较稳。

乒乓球知识:乒乓球正确发球

打乒乓球要注意什么

打乒乓球要注意什么1

  乒乓球运动安全小知识:

 1、 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球友,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好,不要显得太傲气。

 2、 比赛前要握手,以示相互学习。

 3、 比赛中,一方打出擦边、网球时要表示抱 歉,不要狂喜不已。

 4、 球打飞时要积极主动的去拣球,不要球到你脚边都懒得去拣。

 5、 对手打个好球要给以肯定和赞扬。

 6、 发球要看对手准备好了再发,而且要把球 抛到一定的高度。

 7、 球碰到汗水要主动擦拭干了再打,不要故 意把球搞湿了再打。

 8、 打球输了就认了,不要乱找理由(什么手酸,没有注意,球拍有问题, 没认真打等)。

 9、 打赢了,不要狂喜不已。

 10、不要赢人家太多,即使可以11:0的也不要这么干,至少让2个球吧。

打乒乓球要注意什么2

  一、做好充分热身运动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这就增加了秋季打乒乓球受伤的风险。因此,在打乒乓球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后再开始打乒乓球。

  二、运动注意补水

 相比炎热的夏季,秋季凉快,打乒乓球出汗量减少。但是秋天干燥,皮肤失水变多,加上打乒乓球本身排汗,秋季打乒乓球补水可不能少。打乒乓球前2个小时先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打乒乓球过程中也要适量补水,防止脱水现象。打乒乓球后不宜马上喝水,一般过了5~15分钟才喝水,喝水时候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喝。

  三、打乒乓球不宜太过剧烈

 由于秋季的.人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并且柔韧性减弱,建议在秋季时候不要做太过剧烈的乒乓球搏杀。无氧运动和一些强度高的力量训练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建议在秋季以耐力性的有氧运动为主,进行力量训练的频率不要太高,强度最好为中等或偏低点的强度。

 安全网提醒您:上面就是对打乒乓球时需要注意什么的解答了,在日常生活时,多了解一些运动安全知识对打球有很大的帮助,如小球运动安全知识和乒乓球知识多懂得一些可以使自己在打球的过程中不会在受伤。

打乒乓球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运动员发球时,应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1分.

 (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1分,无需警告。

 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的决定,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入门乒乓球规则和基础

 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想知道它的基本知识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打乒乓球的基本知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打乒乓球的基本知识

 推攻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握拍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手连续进攻。

 两面攻

 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攻左扣右 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注意事项:

 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

 拉攻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注意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进攻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或突击。

 4、采用拉攻战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没有把握的机会球不要过凶。

 拉扣吊结合

 特点:由拉攻与放短球相结合而成,是快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战术。

 方法:

 1、在拉攻战术的扣杀或突击后放短球。

 2、在拉攻战术中放短球后,结合扣杀或突击。

 注意事项:

 1、拉攻中放短球,要在对方站位较远并且来球比较近网时进行,这样,放短球的落点容易靠近球网,可增加对方向前移动的距离和难度。

 2、放短球后扣杀时,如果对方靠台极近,可对准对方身体方向扣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难于让位还击。

 搓攻

 特点:主要运用?转、低、快、变?的搓球控制对方,以寻找战机,然后采用低突、快点或拉攻等技术展开攻势并进入连续进攻;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进行扣杀,常常带有突然性,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搓攻战术是乒乓球各种打法都不可缺少的辅助战术。

 方法:

 1、正、反手搓球结合正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2、正、反手搓球结合反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注意事项:

 1、搓攻战术既要尽可能早起板,以争取主动,但又不能有急躁情绪,否则,起板容易失误。

 2、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这是搓攻战术的主要得分手段。

 3、在搓短中摆短,可使对方不易抢先进攻,故有利于创造进攻机会,以便伺机用正、反手或侧身进攻。

 削中反攻

 特点:由削球和攻球结合而成,常以逼角加转削球为主,伺机反攻;或以转、低、稳、变的削球,迫使对手在走动中拉攻,以从中寻找机会,予以反攻。这种战术有?逼、变、凶、攻?的特点,是攻、削结合打法的主要技术。

 方法:

 1、正、反手削球逼角,结合正手攻或侧身攻对方右侧空当。

 2、正、反手削两大角长球,结合正、反手反攻。

 注意事项:

 1、正、反手削球都要注意旋转强度的变化。在削加转后用 削加转球相似的手法削不转球,是使对方拉出高球,以进行反攻的有效方法。

 2、削球时要尽可能压低弧线,以避免对方扣杀或突击。

 3、削球逼角时要适当配合削另一角,以使对方在走动中击球。

 发球抢攻

 特点:发球抢攻战术是以旋转、线路、落点以及速度不同的发球来增加对方回击的难度,使其出现机会球,或降低回球质量,然后抢先进攻,以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这是乒乓球所有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和得分手段。

 方法:

 1、发下旋转与?不转?抢攻。

 2、发正、反手奔球抢攻。

 3、发正、反手侧上、下旋球抢攻。

 注意事项:

 1、发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使对方前、后、左、右走动中接发球。

 2、发球后要有抢攻准备,以不失抢攻的机会。

 3、自己发什么球,对方可能以什么技术回击,要做到发球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好抢攻的准备。

 4、抢攻要尽可能凶,又不能过凶,否则,会影响命中率。

 接发球抢攻

 特点:由某一单项攻球技术所形成,进攻性强,可变接发球的不利地位位为主动地位,也可直接得分,是乒乓球运动各种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用快点、快攻或中等力量突击进行接发球抢攻。

 注意事项:

 1、由于接发球抢攻是在对方主动发球,自己处于被动的接发球地位时所采取的进攻性打法,所以难度较大。接发球抢攻一般不可过凶,要看准来球的旋转方向、旋转强度和高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攻。例如对方发加转下旋球,接发球抢攻时要采用提拉手法,以免下网。同时,攻球的力量不可过大。

 2、接发球抢攻动作结束后,要立即作好对攻或连续攻的准备,以便继续处于主动地位。

 3、接发球抢攻、抢冲的力量越小,应越注意球的路线或落点,一般应多打在对方反手;若对方反手强而正手弱,则可多打在对方正手。

 弧圈结合快攻:以弧圈球为主,快攻为辅,当今最流行的打法,男子中这种打法的可能占八成。一般两面反胶。如世界冠军王励勤、张怡宁,前国手乔红、何智丽等。

 快攻结合弧圈:以快攻为主,弧圈球为辅,占位比前者近,一般一面反胶,一面是正胶、生胶、长胶(也有两面都是正胶、生胶、长胶的)。如世界冠军邓亚萍、陈静,世界名将金香美、黄文冠等。

 削中反攻:以被动的削球为主,伺机反攻的打法,50年代时曾垄断世界乒坛。当前从事这种打法的较少了,男子有前国手丁松(攻多削少)、韩国名将朱世赫,女子有韩国名将金景娥、国手范瑛等。

 怪球 当前基本没有这种打法了,没有确凿的定义。一般是以长胶削、磕、拱、飘等技术集合封堵来球,伺机(用倒板技术)反攻。代表的人物有前国手陈子荷、倪夏莲等。

关于乒乓球的知识有哪些?

乒乓球规则:

球台 比赛次序 合法还击 一分 重发球

球网 持球接发球的方位 轮换发球法 一局比赛 比赛编排

球0 合法发球 术语 一场比赛 团体赛

1.1 球台 top

1.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1.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1.2 球网装置

1.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1.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1.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1.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1.3 球0 top

1.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

1.3.2球重2.5克。

1.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1.4 球拍 top

1.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1.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1.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1.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1.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1.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1.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1.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1.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1.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1.5 定义术语 top

1.5.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1.5.2“球处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1.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1.5.4“一分”:判分的回合。

1.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1.5.6“不执怕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1.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1.5.8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1.5.9“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1.5.10“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1.5.11"裁判员: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1.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1.5.13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

1.5.14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1.5.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1.6 合法发球 top

1.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1.6.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1.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1.6.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1.6.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1.6.6.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1.6.6.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1.6.6.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6.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1.7合法还击 top

1.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1.8比赛次序 top

1.8.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1.8.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1.9重发球 top

1.9.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9.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1.9.1.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1.9.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1.9.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1.9.1.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1.9.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1.9.2.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1.9.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1.9.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1.9.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10 一分 top

1.1O.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运动员得一分:

1.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1O.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1O.1.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1.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10.1.5对方阻挡;

1.10.1.6对方连击;

1.10.1.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

1.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1.11 一局比赛 top

1.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21分的一方为胜方,2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12 一场比赛 top

1.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

1.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1.13 发球、按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top

1.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13.3在获得每五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2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13.5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10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10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1.14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

1.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1.15 轮换发球法 top

1.15.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1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15.1.1当时限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1.2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2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1.15.3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实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团体赛的次序 top

男女团体赛均采用相同的次序。

即每队可报名3-5人,出场比赛3人。一次比赛为五场三胜制,一场比赛为三局两胜制。

一次比赛开始前,由双方队长抽签决定某一方为A、B、C或X、Y、Z,然后由两队队长将本队运动员排名表交给裁判员。

具体比赛次序为:

1、A对X

2、B对Y

3、C对Z

4、A对Y

5、B对X

比赛竞赛编排 top

比赛竞赛编排

第一节 比赛项目和团体赛的比赛顺序

一、比赛项目 乒乓球比赛共有七个项目: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

二、团体赛

(一)男子团体赛 从一个队中挑选出的三名比赛队员和一个队长(可由参赛队员兼任,亦可由其他人员专任)组成。比赛之前,双方队长应抽签决定A、B、C和X、Y、Z的选择,并向裁判提交每个运动员分配到一个字母的队伍名单。

现行的比赛顺序:第一场A--X;第二场B--Y;第三场 C--Z 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每场比赛为三局两胜制。当一个队已经赢得三场个人比赛时,该次比赛应结 束。

(二)女子团体赛

根据第43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精神,经国际乒联批 准,女子团体比赛方法采用男子比赛中实行的团体比赛方法,即原来女子团体赛中的 第三场双打改为单打。现行女子团体赛的比赛顺序是:第一场 A--X;第二场 B--Y; 第三场 C--Z;第四场 A--Y 第五场 B--X。

第二节 乒乓球比赛的方法

乒乓球比赛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单循环赛和淘汰赛两种,如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则叫混合制。比赛方法的选用要依据比赛的目的、场地、参加队数(人数)等条件而定。

一、单循环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运动员之间轮流比赛一次,称为单循环赛。这种方法能使参加比 赛的各队或运动员之间都有比赛的机会,并能比较准确地决出参赛队或运动员的名 次。但单循环赛的场数多,比赛时间长,需用的场地、器材多,因此参加单循环赛的 队数或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应采用分组循环的办法来进行。

(一)单循环赛计算名次的方法: 国际竞赛规程中规定: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未出场比赛或未完成比赛的 场次为0分,小组名次根据所获得的场次分段决定,如果小组内有两个或更多的队得分 相同,他们有关的名次应按他们相应之间比赛的成绩决定,首先计算他们之间获得的 场次分数,再根据需要计算个人比赛场次(团体赛时)、局和分的胜负比率,直至算 出名次为止。

(二)分组循环赛 单循环赛虽能比较正确地排定所有参赛队(或人)的名次,但是在参加队(或 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因比赛次数多而给比赛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困难,所以很难采 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分组循环赛。分组循环赛最常用的编排方法为“蛇形排列 方法”,即按照各队实力强弱排列他们的顺序号(通常是按照上届比赛的名次排 列)。顺序号越小,实力越强,反之,实力越弱。分组时要求各组实力平均,即每个 组的顺序号相加都等。 有的球类项目则在“蛇形排列”的基础上,将种子队与非种子队按分批抽签的方 法来进行分组,即1-4号队(种子队)固定在1-4组或用抽签的方法进入1-4组;然后5- 8号、9-12号、13-16号分别抽签进入1-4组。但分组循环后,还应增加第二阶段的比赛 来排出全部名次。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 各组同名次比赛 如第一阶段分为四组进行小组循环,第二阶段比赛各小组的第一 名为一个组进行单循环赛,决出1-4名;各小组的第二名为一个组,决出第5-8名;依 此类推。 2、 交叉比赛 第一阶段分成二个组进行循环赛,第二阶段由每个组进的前二名进行交 叉比赛,决出冠、亚军及其它名次。 采用此法,由各组的3、4名交叉决出第5-8名;各组5、6名交叉决出第9-12名;依此类 推。

二、单淘汰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人)按照编排秩序进行比赛,胜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被淘 汰,直到决出冠军,称为单淘汰赛。单淘汰赛的场次相对少,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 安排较多的选手进行比赛。但这种方法合理性差,不完整性和机遇性强,须采取一些 措施来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号码位置数的选择 号码位置数应选择2的乘方数。比赛常用的号码位置数是8,16, 32, 64,128,256。

(二)轮空 如果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等于号码位置数,小于号码位置数即第一轮比赛的人数少 于号码位置数时,没有运动员的位置称为“轮空”位置。

(三)抢号 参加比赛的人数稍大于2的乘方数时,选择参加人数最接近的、较小的2的平方数 作为号码位置数,其中一小部分参赛者进行“抢号”。抢号就是在同一号码位置上, 先进行一场比赛,胜者进入该号,抢号的位置和轮空位置一样,“抢号”也算一轮。

(四)种子(即强手或优秀选手)

1、 设立“种子”的作用 采用设立“种子”选手的方法是为了克服单淘汰赛的不合理 性。抽签时把“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内,使他们最后相遇,力求保证比赛 名次确定的合理性。

2、 种子的数目 “种子”的数目主要是根据参加比赛的队数或人数多少来确定的,一 般为参赛人数的1/6--1/2,即平均6--12名选手设一名种子;同时,“种子”数量应是 2的乘方,如2、4、8、16等。

3、 “种子”的位置 “种子”的位置根据规定应作如下编排:第一号种子安排在上半 区的顶部;第二号种子应安排在下半区的底部;第三、四号种子应分别插入上半区的 底部和下半区的顶部;第五至八号种子应分别进入单数四分之一区的底部和双数四分 之一区的顶部;如有更多的种子(9-16)依此类推(种子位置号码可查种子位置 表)。事实上,淘汰赛的“种子”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的。

乒乓球规则常识20条是什么?

1、比赛所用球为40+乒乓球。

2、乒乓球赛区空间不少于14米长,7米宽,5米高。

3、弧圈球技术分为前冲弧圈球、加转弧圈球。

4、赛区应由75厘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以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区隔开。

5、乒乓球拍底板形状、重量、大小不受限制,但底板应平整、坚硬,不得少于85%的天然木料。

6、乒乓球拍必须两面无光泽,一面为鲜红色,一面为黑色,派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7、推挡技术是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可分为挡球、快推、加力推、减力推和下旋推。

8、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员使用的胶皮,通常有正胶、反胶、生胶、长胶、防弧胶皮。

9、发球过程中,运动员垂直向上抛球不得低于16厘米,视为有效发球。

10、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4、”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5、"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6、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7、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8、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9、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10、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1、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12、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13、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4、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15、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16、在双打中,首先由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17、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18、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T2赛制24分钟限时,24分钟前11分即获胜无需多得2分即使10:10也只需要再得1分即胜利,24分钟后采用5分制,即谁先得5分即胜利)

19、一定要有一人达到十分后,领先2分,才算胜方。如14:15不行,8:5也不行,但11:13是13分的为胜方。(T2新赛制24分钟前11分制,24分钟后5分制,而且无需领先2分)

20、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